欢迎访问江苏苏仪集团有限公司网站!
集团官网链接:www.jshgyb.com
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技术交流 >> 在线溶解氧分析仪的校准方法及其准确性保障

在线溶解氧分析仪的校准方法及其准确性保障

发布日期: 2025-07-17
浏览人气: 104
  在线溶解氧分析仪(以下简称“溶解氧仪”)是工业过程控制(如污水处理、生物发酵、水产养殖等)中监测水体溶解氧(DO)浓度的核心设备,其测量准确性直接影响工艺控制效果与产品质量。本文系统梳理了溶解氧仪的校准原理、方法分类及操作要点,并从传感器维护、环境干扰控制、校准周期管理等方面提出准确性保障措施,旨在为行业提供科学、可操作的校准与维护方案。
 
  引言
 
  溶解氧是衡量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关键指标,其浓度受温度、压力、盐度及生物活动等因素影响显著。在线溶解氧仪通过传感器(如电化学极谱法、光学荧光法)实时监测水体DO浓度,为工艺控制提供数据支持。然而,传感器长期处于复杂工况(如高污染、强腐蚀、温度波动)下,易出现漂移或失效,导致测量误差。因此,定期校准与准确性保障是溶解氧仪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。
  
  溶解氧仪校准方法
 
  1. 校准原理
 
  溶解氧仪的校准基于“两点校准法”或“单点校准法”,通过已知DO浓度的参考标准(如饱和空气水、零氧溶液)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标定,修正传感器的基线偏移与灵敏度变化。校准的核心参数包括:
 
  ​​零氧校准​​:确定传感器在无氧条件下的输出基准值(通常为0 mg/L或0 μg/L)。
 
  ​​饱和氧校准​​:确定传感器在氧分压饱和状态下的输出值(与温度、压力相关)。
 
  2. 校准方法分类及操作要点
 
  (1)湿校准法(实验室或现场校准)
 
  湿校准通过配制已知DO浓度的溶液作为参考标准,直接对传感器进行标定,是常用的校准方法。
 
  ​​零氧校准​​:
 
  使用“零氧溶液”(如亚硫酸钠饱和溶液,化学消耗水中溶解氧至接近0 mg/L)或氮气饱和的去离子水(通过氮气吹脱去除溶解氧)。
 
  操作步骤:将传感器浸入零氧溶液中,待读数稳定(通常需5-10分钟)后,手动输入“0 mg/L”或执行仪器自动校准功能。
 
  注意事项:零氧溶液需现配现用(亚硫酸钠易氧化失效),避免溶液接触空气导致DO残留;氮气吹脱需持续通气10分钟以上以确保氧去除。
 
  ​​饱和氧校准​​:
 
  使用“空气饱和水”(将去离子水暴露于空气中,使DO达到当前温度、压力下的饱和值)或“湿饱和空气”(将传感器置于空气中,通过透气膜接触空气)。
 
  操作步骤:
 
  空气饱和水法:将去离子水在25℃下静置2小时以上(或搅拌加速氧溶解),测量水温并查表获取饱和DO值(如25℃时饱和DO≈8.25 mg/L),将传感器浸入水中,待读数稳定后输入该值。
 
  湿饱和空气法:将传感器探头暴露于空气中(避免直接接触液体),待读数稳定后输入当前温度下的饱和DO值(需通过温度补偿公式计算)。
 
  注意事项:空气饱和水需避免污染(如容器需预先清洗并充氮保护);湿饱和空气法需确保探头透气膜干燥无污损,避免交叉干扰。
 
  (2)干校准法(仅适用于光学荧光法传感器)
 
  光学荧光法传感器通过测量荧光物质的猝灭效应检测DO浓度,其校准可通过“无光响应”模拟零氧状态、“标准光响应”模拟饱和氧状态实现,无需实际溶液。
 
  ​​零氧校准​​:在传感器表面覆盖遮光罩(模拟无氧环境),触发仪器内部零氧校准程序。
 
  ​​饱和氧校准​​:使用仪器内置的标准光信号(模拟空气饱和条件)或输入当前温度、压力下的理论饱和DO值。
 
  注意事项:干校准需定期与湿校准结果比对(建议每月至少一次),避免光学元件老化导致偏差。
 
  (3)自动校准(智能仪器功能)
 
  部分溶解氧仪支持“自动校准”功能,通过预设程序定时(如每周一次)或触发条件(如测量值波动超阈值)启动校准,结合温度、压力传感器数据自动计算饱和DO值。
 
  优势:减少人工干预,提高校准一致性;
 
  局限性:依赖传感器初始精度,需定期验证(如每月用湿校准法复核)。
 
  3. 校准参数修正
 
  校准过程中需同步修正以下参数:
 
  ​​温度补偿​​:DO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(经验公式:DO饱和值≈14.62-0.405T-0.0069T²,T为℃),仪器需内置温度传感器并实时补偿。
 
  ​​压力补偿​​:DO分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(公式:DO饱和值=理论值×(大气压/101.3 kPa)),需输入当前大气压(可通过仪器内置气压计或手动输入)。
 
  ​​盐度补偿​​:高盐度水体中DO溶解度降低(经验公式:盐度每增加1 g/L,DO饱和值减少约0.02 mg/L),需根据水质输入盐度值(如海水约35 g/L)。
 
  准确性保障措施
 
  1. 传感器维护与状态监测
 
  ​​定期清洗​​:传感器表面易附着生物膜、悬浮物或化学污染物(如污水处理中的污泥),需根据工况制定清洗周期(通常每周至每月一次)。清洗方法:软毛刷轻刷透气膜(禁用硬物刮擦),或用5%稀盐酸浸泡10分钟(针对无机污垢),随后用去离子水冲洗。
 
  ​​膜组件更换​​:电化学极谱法传感器的透气膜(如聚四氟乙烯膜)需定期更换(通常每3-6个月),光学法传感器的荧光帽(含荧光物质)需每6-12个月更换,避免老化导致响应延迟或灵敏度下降。
 
  ​​电极状态检查​​:定期测量传感器的“零氧偏移”与“饱和氧偏差”(如零氧校准后读数>0.2 mg/L或饱和氧校准偏差>5%),若超限需重新校准或更换传感器。
 
  2. 环境干扰控制
 
  ​​温度波动​​:安装温度稳定装置(如恒温套管)或选择带温度补偿功能的仪器,避免温度骤变导致DO测量漂移。
 
  ​​气泡干扰​​:传感器安装位置需避开流体湍流区(如管道弯头、泵出口),避免气泡附着透气膜导致读数偏高;可采用“气泡陷阱”设计(如倾斜安装探头)。
 
  ​​电磁干扰​​:仪器需远离强电场/磁场源(如变频器、电焊机),接地电阻<4Ω,信号线采用屏蔽电缆并单独穿管敷设。
 
  3. 校准周期管理
 
  ​​常规校准​​:根据工况复杂度制定校准频率(如污水处理厂每日一次,实验室每月一次)。
 
  ​​验证校准​​:每月用“标准溶液法”或“比对法”(与便携式溶解氧仪同步测量)验证校准结果,若偏差>10%需立即重新校准。
 
  ​​强制校准​​:传感器更换、维修或长期停用后需重新校准;水质突变(如盐度从淡水切换至海水)需立即校准。
 
  4. 数据管理与溯源
 
  记录每次校准的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盐度)、标准溶液值及仪器读数,建立校准档案;
 
  定期(如每季度)将仪器送至第三方计量机构进行检定,确保测量结果符合国家标准(如JJG 291-2018《溶解氧测定仪检定规程》)。
 
  结论
 
  在线溶解氧分析仪的校准是保障测量准确性的核心环节,需结合湿校准、干校准及自动校准方法,严格遵循操作规范;同时通过传感器维护、环境干扰控制及周期性验证,可显著降低测量误差。未来,随着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(如自适应校准算法、多参数补偿模型),溶解氧仪的校准效率与准确性将进一步提升,为工业过程控制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。
分享到:
江苏苏仪集团有限公司
版权所有©2025 江苏苏仪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:苏ICP备20044609号-2
  • 扫一扫,关注我们

苏公网安备 32083102000343号